首页 > 村社简介
购物车
0

村社简介

总村

       地处粤北山区北部,始兴盆地平原东部,隶属于广东省始兴县总村村委会,是顿岗镇下辖村。距韶关市区66公里,始兴县城6公里,顿岗镇约4公里。境内位于东经114°07′58〃,北纬24°55′06〃,面积约3.5平方公里


 基本信息

  • 中文名称

    总村

  • 行政区类别

  • 所属地区

    广东省始兴县顿岗镇

  • 电话区号

    0751

  • 邮政编码

    512529

  • 地理位置

    始兴县城东部

  • 面积

    3.5平方公里

  • 方言

    客家话

 
  • 气候条件

    中亚热带气候

  • 著名景点

    刘屋围楼,总村水电站

  • 火车站

    始兴火车站

  • 车牌代码

    粤F

  • 经济作物

    水稻,蔬菜,花生

  • 年降水量

    1602.4毫米

  • 年均气温

    19.6℃

地理环境

总村地处粤北山区北部,始兴盆地平原东部,距韶关市区66公里,始兴县城6公里.境内位于东径东经114°07′58〃,北纬24°55′06〃,面积约3.5平方公里,其中耕地面积1900公顷,林地面积4620公顷,地势东高西低,土地肥沃,雨量充足,气候宜人。年平均气温19.6℃,年降雨量1602.4毫米,年日照时数1582.8小时。农业生产发达,以水稻为主,素有始兴"粮仓"之称;经济作物有:黄烟、蚕桑马蹄柑桔、花生、茶叶、西瓜、蔬菜等。东部、北部、南部三面为始兴盆地的岭脉、森林资源丰富,可供开发的山坡地有1万多亩。

建制沿革

刘屋围楼刘屋围楼总村所在区域是始兴盆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原系华夏古陆。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,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,中原人口(今福建、江西一带)几次南迁。他们在粤北最大的盆地--始兴盆地落足生根、生活和劳作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,世代繁衍生存下来。

由于历代屯兵、贮粮的需要,在始兴平原的主要村落建立储粮库和驻地。明朝景泰二年(公元1451年)陈氏文安公由福建上杭曾坑寨迁入围下地方,当时是"荒土累累,荆荠满园"之地,而文安公披荆斩刺,志壮移山,开田灌渠,导河入沟,营谋区划,整顿纲常,艰苦创业,瘦土变为沃壤,荒郊顿作良田,开千百家衣食之源,逐名此地为"顿岗"。顿岗是革命老区清乾隆翰林林明伦,清国治拔贡张极和系本镇人,古建筑有酒埕寨烽火台,千家营瓦窑遗址等

经济概况

水稻水稻总村位于始兴县城边缘,过去由于生产资料缺乏,生产技术落后,经济作物耕种面积小,创收途径单一,导致经济发展落后,是新一轮省定贫困村。根据市、县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,该村由始兴县环保局和始兴县人社局进行结对帮扶。结合总村村的实际情况,县人社局建立了"一对一"帮扶机制,由党员干部对贫困户结对帮扶,以此达到帮扶到户,更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标。[1] 2010年以来,始兴县人社局结合部门职能,尽最大能力帮助困难党员和贫困户解决增收问题,对帮扶贫困户进行产业扶持和转移就业,在技能培训、社会保障、创业扶持等方面投入更多精力,帮助贫困户走可持续发展道路,最终实现增收创收,脱贫致富的愿望。[2] 总村有耕地1,299.00亩,人均耕地0.80亩;有林地240.00亩。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,有农户132户,有乡村人口513人,其中男性267人,女性246人。该村的主要产业为水稻、烤烟、玉米,主要销售往省内。2010年种植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6万元,占农村经济总收入81.3%。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3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。农民收入主要以水稻、烤烟、玉米为主。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:扩大灯盏花面积,搞好蔬菜的种植。到2016年,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130元增加到2600元。

交通概况

村间小路村间小路总村交通便利,省道南始线(S244线)公路贯穿中部,县道顿罗线、顿澄线交错,连接罗坝、都亨、澄江、深渡水、司前、隘子、城南等七个乡镇和车八岭--樟栋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石人嶂钨矿、刘张家山林场、河口林场、龙斗斜林场等地。南沿南始线公路可通广州、汕头、兴宁、梅县等地区,东沿顿澄公路通江西全南县等地,西连国道S323线通韶关、赣州等地,2009年已实现了通公路,村委会村道硬底化。



基础设施

该村截止2010年底,已实现"通路、通电、通电视、通电话"四通。有132户通电,有132户通有线电视,拥有电视机农户132户(占农户总数的100%);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32户,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25户(分别占总数的100%和94.7%)。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柏油路;进村道路为水泥路路面;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;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6公里。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0辆,摩托车21辆。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05亩,有效灌溉率为71%,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5亩,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.48 亩。该村到2010年底,农户住房以砖混结构住房为主,其中有12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;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;还有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。

特色产业

总村主要产业为水稻,主要销售往省内。2010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2万元, 该村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马蹄、柑桔、西瓜、蔬菜等产业,通过对口农贸市场加快经济增长。